商品別名 |
書畫交易中心 |
面向地區 |
詩文詠志
文人墨客以吟詩作賦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書法不僅是其載體,也是藝術化了的詩章。勾、提、點、捺,飛白、頓挫之間寫出了形意之美,也張揚了書寫者的個性與激情。館閣體代表著莊重與規范,行、草書體現了唯美與自由,碑學隸法與金石篆體的流行則意味著尋求突破的探索與嘗試。
作為投資,好是選擇藝術家的代表作。如果接觸不到一線名家,退而選擇二線時,更要注重之作,要選藝術家頂峰時期的作品,以及技藝嫻熟、具有個人代表性的作品。扇面收藏中對于年代的要求,記者了解到自然是越早越好。至于品種推薦,更看好明清文人的作品,如吳門四家、齊白石、張大千等,出自這些名家之手的扇面無疑都是,可以做適當關注。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統一。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明末以后,隨著西洋繪畫技法傳入中國,中西繪畫開始相互借鑒,從而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更加準確的同時,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
清 慵訥居士 《咫聞錄·秘戲圖》:“ 關中 馬振 ,近時畫家之也,善工筆。一時風氣,凡饋大憲禮,必有秘戲圖冊,而 馬振 之所畫者,即景生情,能窮閨閘之婿態。” 黃賓鴻 《古畫徵·明畫尚簡之筆》:“言 明 畫之工筆者,必稱 仇實父 。” 秦牧 《藝海拾貝·粗獷與細膩》:“偶然翻閱 齊白石 的畫冊,從里面一些粗獷的意筆和精細的工筆相結合的畫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示。”
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布要錯綜變化,疏密得直,全章貫氣等等。主要是講寫漢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書法概論》一類的書。進一步說,就是書寫漢字的文章詩句使之成為藝術作品的方法。
藝術欣賞和對操作方法的了解
前代書畫得到后人珍重愛護,作品的藝術價值往往是首要因素。如果鑒定者毫無藝術欣賞能力,也難以對作品的真偽作出準確判斷。
是代表作還是一般作品,或是較差的作品,其中的高下是要靠藝術欣賞能力來分類評級的。因此,注重個人的藝術修養,提高欣賞水平,是一個鑒定者應當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鑒定書畫時,要求澄心定慮,不可粗心大意;專心致志地看,不要心神不定。觀書法,先看用筆結體、精神照應,再看人為天巧、真率造作。還要考證古今跋序相傳來歷,辨別收藏印識,紙色絹素。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