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省工業分析中心鋁灰,張家界鋁灰,鋁灰固廢機構,華南質檢中心鋁灰 |
面向地區 |
中心與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廣東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鳳鋁鋁業有限公司、南山鋁業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簽訂聯合實驗室及3個廣東省科學院企業工作站,在人才、設備、檢測技術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構建產研長期合作機制;每年服務企業3000余家,并承擔國家鋁及鋁合金建筑產品和銅及銅合金管材產品的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近年來,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憑借研發優勢和技術實力,在綠色節能與低碳環保相關工作中,承擔了鋁合金建筑隔熱型材產品節能認證和鋁合金型材低碳產品認證項目實施工作,完成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的節能降耗科研項目有9項,參與制訂的節能與低碳相關的標準或技術文件共10項。該中心在節能工作組織協調、政策法規制定、重大技術推廣、能源統計和計量管理、節能監督檢查等方面做出了貢獻,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具體工作及取得的重大節能成效如下所示:組織制定節能產品相關檢測和認證標準該中心主持制訂了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隔熱型材傳熱系數測定方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技術規范《鋁合金建筑隔熱型材節能認證技術規范》和中國節能產品認證規則《鋁合金建筑隔熱型材節能認證規則》,填補了我國在鋁合金隔熱型材節能環保評價和認證體系的空白。同時該中心積極開展面向生產企業、質量監督部門和消費者的產品節能認證宣貫會議和培訓,根據節能認證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面向生產企業開展節能認證工作,帶動和鋁型材門窗、幕墻等行業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承擔節能減排相關科研項目該中心承擔的節能、低碳和環保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發改委低碳認證試點項目《鋁合金型材產品低碳認證》、廣東省科技廳產學研項目《新一代節能鋁-合成木復合型材的研發生產與工程示范》、佛山市科技項目《鋁合金環境友好型鉬系非鉻化學轉化處理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節能型鋁合金導線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鋁加工業節能降耗及三廢資源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廣東省低碳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碳排放交易體制機制》、佛山市項目《南海綠色鋁型材產業標準聯盟試點》、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創新項目《鋁合金建筑隔熱型材節能性能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和《金屬材料測試新方法研究評價與應用》等8項。《鋁加工業節能降耗及三廢資源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項目通過對鋁加工行業高能耗裝置和工藝進行技術改造,設計開發了燃油鋁熔煉爐蓄熱式燃燒系統、節能高頻開關電源及有源濾波裝置等技術,在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豪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鳳鋁鋁業有限公司建立了高能效環保新型鋁熔煉爐、供用電與電能質量控制、鋁型材加工廢水循環利用等示范工程,技術成果向全國鋁型材行業推廣應用,以全國年產1000萬噸鋁型材產品,及鋁材成品率80%估算,需熔鑄鋁錠1250萬噸,按項目產業化應用實測的單位產品能耗計算,一年可節省能源33.81萬噸標煤。實施煙氣余熱利用技術改造后,每年可節約標煤250.94噸,可減少CO2排放700噸以上,減少SO2產生3.34噸,減少SO2排排放0.5噸,減少NOX排放6.78噸。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對降低廣東省鋁加工行業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而且地促進了鋁型材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進步,推動了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向前發展。目前,該中心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顯著《鋁合金建筑隔熱型材節能性能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推廣用獲得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金屬材料檢測評價新技術及應用》推廣獲得經濟效益超過1億元。《節能型鋁合金導線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通過本項目的實施,節能型高強耐熱鋁合金導線的工作溫度從90℃提高到150℃,載流量相應提高了0.6倍。由此可降低線路建設費用8%,線路損耗等費用降低4%。項目產品已應用于國家重大輸變電工程和城市、農村電網增容擴容改造工程,近3年來已累計減少電能損耗約9.54億千瓦時。《南海綠色鋁型材產業標準聯盟試點工作》、國家發改委低碳認證試點項目《鋁合金型材產品低碳認證》、廣東省低碳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碳排放交易體制機制》、廣東省科技廳產學研項目《新一代節能鋁-合成木復合型材的研發、生產與工程示范》、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筑型材-隔熱型材傳熱系數測定方法》等項目符合我國綠色節能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在包括產業結構調整、節能降耗、調整優化能源結構、以市場機制推進節能環保、碳減排、低碳發展規劃等多方面為企業、組織機構和部門決策服務,具有的社會效益。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是我國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質量檢測、歐盟環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咨詢、評價以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的機構。中心始建于1971年,先后隸屬于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2015年12月經廣東省機構編制批準成為廣東省科學院屬下的立二級事業法人單位。1988年經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考核,認可為“鋼材及有色金屬商檢實驗室”,是我國批被認可的從事進出口商品檢驗的社會實驗室。1988年通過國家和省級計量認證,被確認為法定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授權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華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廣東省質量監督有色金屬產品檢驗站”。1989年經廣東省科委批準為“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檢驗監督機構”。1994年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認可,是我國批公布的60個獲得國家認可和國際互認的實驗室之一。1996年被中國方圓標志認證確認為認證產品檢驗實驗室。2006年12月在廣東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建立起“廣東省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評價中心”。2008年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確認為認證產品檢驗實驗室。2010年10月25日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成立“工業(有色金屬及再生有色金屬)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2012年4月6日獲授牌。2012年被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和全國用戶授予“全國用戶滿意服務”稱號。多次被評為執行“商檢法”和“質量法”的單位。2015年7月6日,“國家礦物及再生金屬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得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的批復和授權。人才隊伍中心現有高、中、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約100余人,其中教授有16人,工程師27人,碩博士30多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占80%。中心儀器設備電子探針、透射電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離子質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大型光柵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氮氧測定儀、碳硫測定儀、光電直讀光譜儀、掃描電鏡、粒度分析儀、拉力試驗機、疲勞試驗機、摩擦磨損試驗機、硬度計等300余臺套,總資產約38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約4000平方米。主要成果中心近十年來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累計申請專利15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件。承擔國家、省級各類項目50余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行業標準200余項,發表專著5部,發表論文300余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華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1988年通過計量認證的,被確認為法定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被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授權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華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我國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質量檢測、歐盟環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咨詢、評價以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的機構。中心現有高、中、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約100余人,其中教授有16人,工程師27人,碩博士30多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占80%。主要儀器設備有電子探針、透射電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離子質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大型光柵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氮氧測定儀、碳硫測定儀、光電直讀光譜儀、掃描電鏡、粒度分析儀、拉力試驗機、疲勞試驗機、摩擦磨損試驗機、硬度計等300余臺套,總資產約38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約4000平方米。中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累計申請專利15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件。承擔國家、省級各類項目50余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行業標準200余項,發表專著5部,發表論文300余篇。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提供無損探傷服務無損檢測技術是一門多方法、多學科的綜合應用技術,它是在不破壞被檢測對象的前提下,對各種材料、零部件和整機構件進行檢驗、測量、診斷分析和安全評估的科學方法。本中心是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原材料(鋼、鋁、銅、鈦、復合材料等)、焊接件、石油、船舶、汽車零部件和制冷設備等領域。涉及的檢測方法包括超聲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及金屬磁記憶檢測等。檢測設備主要有便攜式超聲檢測儀、超聲相控陣檢測儀、移動式磁粉檢測儀、渦流檢測儀、渦流測厚儀、金屬磁記憶檢測儀、裂紋測深儀、及各種著色滲透劑等。在完成檢測業務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國家、省、市、行業內的科研項目研發以及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如GB/T5126-2013《鋁及鋁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渦流探傷方法》、GB/T6519-2013《變形鋁、鎂合金產品超聲波檢驗方法》、YS/T874-2013《水浸變形鋁合金圓鑄錠超聲波檢驗》等。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未知樣品剖析。未知物剖析是通過綜合的分離和分析手段對復雜的未知化學品的成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為科研、配方研究、產品開發、改進生產工藝提供科學依據,為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工業診斷分析是指綜合運用各種常量、微量和痕量檢測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事故進行原因分析,是“中心”近年來開辟的一個全新的分析領域。企業在新產品研發、產品配方升級、產品質量控制、異物分析、失效分析等環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研發周期長,成果轉化率低。通過的未知成分分析,可幫助企業快速了解產品配方體系、縮短其研發周期,可節省大量的研發經費,并降低企業的研發投入和風險。“中心”技術人員具有長期從事未知物剖析的經驗,知識和技術能力達國內水平。“中心”以五十年技術的積累,為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公安部門等提供未知物的成分鑒定、工業故障診斷分析、產品及原材料質量檢測及技術咨詢等技術服務。
廣東省工業分析檢測中心是我國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產品、化工產品、再生資源質量檢測、歐盟環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質檢測、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咨詢、評價以及分析測試技術研究的機構。
中心始建于1971 年,先后隸屬于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2015年12月經廣東省機構編制批準成為廣東省科學院屬下的立二級事業法人單位。
1988 年經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考核,認可為“鋼材及有色金屬商檢實驗室”,是我國批被認可的從事進出口商品檢驗的社會實驗室。
1988 年通過國家和省級計量認證,被確認為法定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授權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華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廣東省質量監督有色金屬產品檢驗站”。
1989 年經廣東省科委批準為“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檢驗監督機構”。
1994 年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認可,是我國批公布的60個獲得國家認可和國際互認的實驗室之一。
1996 年被中國方圓標志認證確認為認證產品檢驗實驗室。
2006 年12月在廣東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建立起“廣東省金屬材料綜合利用檢測與評價中心”。
2008 年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確認為認證產品檢驗實驗室。
2010 年10 月25 日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成立“工業(有色金屬及再生有色金屬)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2012 年4 月6 日獲授牌。
2012 年被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和全國用戶授予“全國用戶滿意服務”稱號。多次被評為執行“商檢法”和“質量法”的單位。
2015 年7月6 日,“國家礦物及再生金屬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獲得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的批復和授權。
人才隊伍
中心現有高、中、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約100余人,其中教授有14人,工程師27人,碩博士20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占60%。
中心儀器設備
電子探針、透射電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離子質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大型光柵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氮氧測定儀、碳硫測定儀、光電直讀光譜儀、掃描電鏡、粒度分析儀、拉力試驗機、疲勞試驗機、摩擦磨損試驗機、硬度計等300余臺套,總資產約3800余萬元。實驗室面積約4000平方米。
濟寧本地鋁灰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