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從事財務審計報告,財務審計報告排名,紹興財務審計報告,財務審計報告條件 |
面向地區 |
財務審計需要提供以下審計資料: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股東會決議及章程。 3、財務資料(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科目余額表、總賬、明細賬、憑證資料等等) 4、銀行對賬單及流水。 5、年度和季度納稅申報表。 6、專項支出費用發票及合同和項目介紹。 7、其他需要的審計資料。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于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后作出的客觀評價。
無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立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審查后確認: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述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無保留意見意味著注冊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的反映是合法、公允和一貫的,能滿足非特定多數利害關系人的共同需要。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包括的要素 (1)標題; (2)收件人; (3)引言段; (4)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責任段; (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 (6)內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說明段; (7)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意見段;
對投資者而言相關的可能是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注冊會計師發表了什么類型的審計意見? 2.注冊會計師是否認為被審計單位存在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 3.注冊會計師溝通了哪些關鍵審計事項? 4.注冊會計師閱讀并考慮其他信息的結果是什么?
審計報告的要素 1、標題 包括內容:被審計單位名稱;審計事項(類別);審計期間;其他。 2、收件人 內部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應當是與審計項目有管理和監督責任的機構或個人。 包括: (1)被審計單位適當管理層; (2)董事會或其下設的審計會或者組織中的主要負責人; (3)組織管理當局; (4)上級主管部門的機構或人員; (5)其他相關人員。 3、正文 審計概況;審計依據;審計發現;審計結論;審計建議;其他方面。 4、附件 內部審計報告的附件——是對審計報告正文進行補充說明的文字和數字材料。 包括: (1)、相關問題的計算及分析性復核審計過程; (2)、審計發現問題的詳細說明; (3)、被審計單位及被審計責任人的反饋意見; (4)、記錄審計人員修改意見、明確審計責任、體現審計報告版本的審計清單; (5)、需要提供解釋和說明的其他內容。 5、簽章 內部審計報告應當由主管的內部審計機構蓋章,并由以下人員簽字: (1)審計機構負責人; (2)審計項目負責人; (3)其他經授權的人員。 6、報告日期 審計報告日期一般采用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批準送出日作為報告日期。